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附加股、債券、憑單有何異同

附加股、債券、憑單有何異同

讀者Jerry問:

(一)附加股、債券和憑單的性質有甚麼不同?

(二)一家公司為何要發附加股、債券或憑單?

(三)發了之後對公司股價有甚麼影響?

(四)在甚麼情況下,公司發售相關產品值得投資?以新加坡雲頂發售的附加股為例,又有何法。

答:(一)附加股(Rights Issue)主要是按固定比例以某一價格發行股票給現有股東,但股東有權選擇執行或拒絕其權利,無意認購附加股的股東,可選擇在公開市場中脫售有關附加股認購權。

為吸引股東認購,附加股售價一般比有關公司的市價低,認購有關附加股的權利將擁有一項價值。例如馬來亞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組)附加股價格定為2令吉74仙,是附加股除權價4令吉17仙的折價34%,以及3月5日收市價4令吉82仙的折價43%。

債券則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係,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一旦有關公司進行清盤,債券持有人會較股東有較優先的權利申索這間公司剩餘的資產。

憑單是一種衍生性的有價證券,投資者可在付出權利金取得該憑證後,有權力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式)或特定時點上(歐式),按事先約定的行使價向發行人買進一定數量之標的股票,且發行人不得拒絕履約要求,有負責提供履約的義務。

投資者購買憑單,支付的是權利金,購買“未來以固定價格購買固定數量的股票的權利”;憑單有一定到期日,於到期日該憑單即告下市,屆時股價如低於憑單行使價則為零。

(二)公司發售附加股、債券或憑單,是為了向現有股東或投資者籌集資金。一般上,通過發售相關衍生產品來籌集資金,將用來減輕公司負債、擴充現有業務或多元化至新投資的業務等。

公司在發出債券/附加股時,通常會附加憑單以做為“甜品”。以發售債券為例,被視為“甜品”之憑單可能會減低有關公司債務之負擔。

(三)由於投資者擔心附加股計劃將沖淡每股盈利,因此往往在宣佈計劃後股價遭沽售,雖然有大股東給於保證會認購附加股或承諾包銷小股東股票,不過仍無法阻擋股價下滑。

發售附加股或衝擊股價

除了每股盈利沖淡顧慮外,發售附加股因需要較低售價才可吸引買氣,也可能會導致公司股價表現更低迷。

至於發售債券影響,則胥視債券類型,可轉換債券轉換後會稀釋每股盈利,有一定負面作用,特別是發行量很大的時候。

此外,企業發行債券投入的項目,能否帶來可觀效益也將對股價帶來影響。

如果投資的項目肯定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利,比如經營黃金的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和增發新股是用來收購金礦,而黃金走勢堅挺的趨勢,必然給公司帶來持續更高的收益。

憑單的發行可增加普通股的股本,因此若行使憑單轉換權將攤薄每股益水平。

此外,大量發售憑單將增加普通股供應量,對流通量欠佳的股票有一定的好處,不過臨近到期時,也將導致母股股價相對波動。

(四)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會從股票市價打個折扣來設定附加股認購價,唯一的例外是當股票的面值比市價高。

由於股票不能以低過面值發出,附加股認購價必需在面值或以上的價位,否則投資者難以從中賺取利益;若附加股認購價比市價高,這項附加股計劃一般不具任何投資吸引力。

投資債券要考慮信用等級

投資公司債券,首先要考慮其信用等級。信用等級越高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小,對投資者來說收益就越有保證;資信等級越低的債券發行者,其發行的債券的風險就越大。

此外,投資者在投資公司債券時,也需要瞭解存在的利率、流動性、信用、再投資、回收性和通貨膨脹等風險。

投資憑單須關注資產價和行使價

投資憑單時,主要關注相關資產(如股票或指數)的價格相等於或非常接近憑單的行使價,或是相關憑單為在價憑單。

以認購憑單為例,相關資產價格於行使時必須高於打和點水平,認購憑單持有者才會獲利;而認沽憑單則是相關資產價格於行使時必須低於這個打和點水平,持有者才開始獲利。

至於雲頂(GENTING,3184,主板貿服組)旗下雲頂新加坡(GENS)發售龐大附加股計劃,分析員認為,這可能為雲頂帶來輕微短期負面影響,惟預料這間公司有能力認購附加股,籌資及融資應不成問題,中長期所產生的利好將有希望補償短期利空。

分析員認為,雲頂本身所持現金不多,有約3億令吉現金,所以也需要籌資,其中選擇可能包括銀行貸款、以持有的雲頂股權進行可轉換債券、或是通過49%子公司雲頂大馬(GENM,4715,主板貿服組)派發股息,或是綜合方式等途徑。

僑豐研究表示,雲頂就算是貸款全部的20億令吉應不成問題,因為雲頂大馬擁有淨現金51億令吉。假設貸款21億令吉,平均利息為5.5%的話,對其2010年財政年淨利影響約為7.1%,而淨利息付款將保持強勁的5.9倍,比較目前的10.6倍。

星洲日報/投資致富‧投資問診室‧2009.09.2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